滴水成冰 dī shuǐ chéng bīng

abcd式
拼音dī shuǐ chéng bīng
注音ㄉㄧㄕㄨㄟˇㄔㄥˊㄅㄧㄥ
繁体滴水成冰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温暖如春
  • 和煦宜人
  • 春风拂面
滴水成冰的解释
形容天气极冷,水滴落后立即结冰。比喻环境或条件非常严酷。
出处

1.

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2.

出自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滴水成冰,地冻天寒'。
寓意
强调环境的严酷性,提醒人们要适应和应对恶劣条件。
列子

1.

冬天到了,窗外的温度低得滴水成冰,我们不得不穿上厚厚的羽绒服。

2.

他骑着自行车回家,路上滴水成冰,感觉寒风刺骨。

3.

在山区的冬季,早晨出门时,地面滴水成冰,非常危险。

4.

她在户外拍摄时,手上的水滴成冰,实在是太冷了。

5.

小狗在雪地里玩耍,口水滴水成冰,显得格外可爱。

6.

有一节苦处,任你~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净,加一场咒骂。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

滴水成冰的翻译
德语
Wasser gefriert zu Eis
日语
水滴が氷になる
法语
l'eau se transforme en glace
英语
water turns to ice
滴水成冰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水,啇(dí)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2: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3:多用于颗粒状滴下的液体。
shu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同本义。
3:特指河流。
4:泛指一切水域。
5:大水;水灾。
6:五行之一。
7: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又“发水”就是“发财”。
8:指水军。
9: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
10:泅水,游泳。
11:用水测平。
12:姓。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bīng
1:(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同本义。
3:结冰,冻结。
4:使感到极冷。
5:清白,晶莹。
6:姓。

滴水成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ī shuǐ chéng bīng)。abcd式组合,滴水成冰意思是:形容天气极冷,水滴落后立即结冰。比喻环境或条件非常严酷。 强调环境的严酷性,提醒人们要适应和应对恶劣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