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矢相攻 hán yǐ xiāng gōng

abac式
拼音hán yǐ xiāng gōng
注音ㄏㄢˊㄕˇㄒㄧㄤˋㄍㄨㄥ
繁体圅矢相攻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函矢相攻的解释
形容双方用言语互相攻击,争吵不休。
出处

1.

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

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函矢相攻,谓之无勇。'
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言语上的激烈冲突,保持和谐。
列子

1.

两个同事因为工作上的分歧,常常函矢相攻,弄得大家都很尴尬。

2.

小明和小红在辩论赛上函矢相攻,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3.

两位作家在文学评论中函矢相攻,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

4.

在家庭聚会上,表哥和表弟因为小事函矢相攻,弄得大家不欢而散。

5.

在班级讨论会上,同学们函矢相攻,争论得面红耳赤。

6.

今夫儒者~,蜩螗相喧。 ★唐·刘禹锡《答容州窦中丞书》

函矢相攻的翻译
德语
sich gegenseitig angreifen
日语
口撃しあう
法语
se lancer des piques
英语
exchange barbs
函矢相攻的字意分解
hán
1:(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2:同本义。
3:盛物的匣子、套子。
4:信封。
5:铠甲。
6:包含;容纳。
7:用匣子或封套装盛。
8:陷入。
9:宽阔。
sh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镝括羽之形。本义:箭)。
2:同本义。以竹为箭,以木为矢。
3:古代投壶用的筹码。
4:几何学名词。弧弦之半径。
5:人或动物排出的粪便。
6:发誓。
7:施行。
8:陈述。
9:陈列。
10:直;正直,端正。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gōng
1:(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2:同本义(与“守”相对)。
3:指责。
4: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5: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6:治理,加工。
7:器物精好坚利。
8:功绩。

函矢相攻,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án yǐ xiāng gōng)。abac式组合,函矢相攻意思是:形容双方用言语互相攻击,争吵不休。 提醒人们要避免言语上的激烈冲突,保持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