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置之 dàn rán zhì zhī

abcd式
拼音dàn rán zhì zhī
注音ㄉㄢˋㄖㄢˊㄓˋㄓ
繁体淡然置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淡然置之的解释
指对事情采取一种平静、淡定的态度,不予理会或不予重视。
出处

1.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2.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原文为“淡然置之,不以为意”。
寓意
表达一种处事不惊、淡定从容的态度,强调心态平和的重要性。
列子

1.

面对同事的误解,他选择淡然置之,不予争辩。

2.

小王对于别人的闲言碎语总是淡然置之,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3.

即使比赛输了,他依然淡然置之,相信下次会做得更好。

4.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选择淡然置之,继续平静地生活。

5.

对于朋友之间的误会,他选择淡然置之,不让它影响彼此的关系。

6.

我对此事~。

淡然置之的翻译
德语
gelassen damit umgehen
日语
淡々と扱う
法语
prendre avec calme
英语
take it in stride
淡然置之的字意分解
dàn
1:(形声。从水,炎声。本义:味淡;味道不浓,不咸)。
2:同本义。
3:稀薄。
4:冷淡,不热情。
5:淡雅。
6:淡泊,不追求名利。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zhì
1:(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2:同本义。
3:安放;搁;摆。
4:设置,建立,设立。
5:豁免。
6:废弃;舍弃。
7:搁置;放下;放在一边。
8:购买;置办。
9:(zhí)。树立。
10: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11:驿车;驿马。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淡然置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n rán zhì zhī)。abcd式组合,淡然置之意思是:指对事情采取一种平静、淡定的态度,不予理会或不予重视。 表达一种处事不惊、淡定从容的态度,强调心态平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