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仆后起 qián pū hòu qǐ

abac式
拼音qián pū hòu qǐ
注音ㄑㄧㄢˊㄆㄨˊㄏㄡˋㄑㄧˇ
繁体前僕後起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前仆后起的解释
形容前面的倒下,后面的接着起来,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出处

1.

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2.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秦王怫然怒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邹忌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邹忌曰:“大王之怒,不过伏尸二人,流血五步耳。今赵有敢前仆后起之士,臣愿与大王共之。”'
寓意
体现不畏艰险、勇敢无畏的精神,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列子

1.

在救灾现场,志愿者们前仆后起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2.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团队成员前仆后起地努力工作。

3.

在比赛中,运动员们前仆后起地挑战极限。

4.

为了保护环境,环保志愿者们前仆后起地开展活动。

5.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们前仆后起地面对各种挑战。

6.

可怜志士死社稷,~形影从。 ★清·梁启超《去国行》诗

前仆后起的翻译
德语
vornüber fallen und wieder aufstehen
日语
前倒後起
法语
tomber en avant et se relever
英语
fall forward and rise up
前仆后起的字意分解
qián
1:(本义:前进)。
2:同本义。
3:引导。
4:进见。
5:剪裁。
6: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7: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8:预先;事前。
9:目前。
10:箭竹。
1:向前跌倒。
2:下坠;倾倒。
1:(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2:同本义。
3:又。
4:驾车的人。
5:驾车。
6:古时男子谦称自己。
hòu
1:(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同本义。
3:帝王的妻子。
4:古代指列国诸侯。
5: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6: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7:(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8:同本义。
9:承继。
10:后代,子孙。
11:次序在后。
12: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13:后面,位置在后。
1:(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2:同本义。
3:又。
4:起床。
5:产生;发生。
6:又。
7:开始;开端。
8:又。
9:源起;起因于。
10:起身,动起来,采取行动。
11:起义,起事,闹事。
12:又。
13:隆起,凸起,耸立。
14:又。
15:草拟。
16:使疏松。
17:扶持。
18:取。
19:出身。
20:用在动词后作为补足语,表示动作的向上方向。

前仆后起,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án pū hòu qǐ)。abac式组合,前仆后起意思是:形容前面的倒下,后面的接着起来,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体现不畏艰险、勇敢无畏的精神,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