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俗为变 suí sú wèi biàn

abcd式
拼音suí sú wèi biàn
注音ㄙㄨㄟˊㄙㄨˊㄨㄟˊㄅㄧㄢˋ
繁体隨俗爲變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随俗为变的解释
意思是随着风俗习惯而改变,强调适应地方风俗习惯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出处

1.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2.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后世引申为随俗为变。
寓意
强调适应环境和尊重不同文化的重要性,倡导灵活变通的生活态度。
列子

1.

在不同的国家旅行时,他总是随俗为变,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2.

为了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她随俗为变,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

3.

参加朋友的婚礼时,他随俗为变,穿上了当地的传统服饰。

4.

在外地过节时,他随俗为变,尝试了当地的特色美食。

5.

为了更好地与邻居相处,她随俗为变,参加了社区的各种活动。

6.

陶铸《崇高的理想》:“扁鹊深入民间,‘周游列国’,‘~’,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

随俗为变的翻译
德语
sich an lokale Bräuche anpassen
日语
地元の風習に合わせる
法语
s'adapter aux coutumes locales
英语
adapt to local customs
随俗为变的字意分解
suí
1:(形声。从辵(chuò))。
2:同本义。
3:依顺;依从。
4: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5:接着,随即。
6: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
7:中国周代国名 。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随县。
1:(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3: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4:一般人;百姓。
5:平凡;普通;一般。
6: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7:世俗。
8:通俗,流行。
9:从其习俗。
10:厌烦,腻味。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biàn
1:(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变通。
4:发动事变。
5: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6: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随俗为变,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uí sú wèi biàn)。abcd式组合,随俗为变意思是:意思是随着风俗习惯而改变,强调适应地方风俗习惯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强调适应环境和尊重不同文化的重要性,倡导灵活变通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