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的解释
比喻到一个新的环境或地方,就要顺应当地的风俗习惯。
出处
1.
《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2.
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后人引申为入乡随俗。'寓意
强调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体现了尊重和包容的精神。
列子
1.
小李到新西兰留学,入乡随俗,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生活方式。2.
张大爷去女儿家过年,入乡随俗,跟着一起包饺子。3.
小王到泰国旅游,入乡随俗,尝试了当地的特色美食。4.
小刘刚到公司上班,入乡随俗,很快融入了团队。5.
小陈到朋友家做客,入乡随俗,遵守了他们家的规矩。6.
庞贝古城潜藏得过于轰轰烈烈,中国人温文尔雅,连自然力也~,一层层地慢慢来。 ★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入乡随俗的翻译
德语
In Rom, wie die Römer
日语
郷に入っては郷に従え
法语
À Rome, fais comme les Romains
英语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的字意分解
r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同本义。
3:参加, 加入。
4:交、交纳。
5:接纳;采纳。
6:与…相适应。
7: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8:到达。
9:侵入。
10:占据。
11:收入,进项。
12: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xiāng
1:(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2:“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3: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4: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5:地方;处所。
6:用作动词,读xiàng
7:姓。
suí
1:(形声。从辵(chuò))。
2:同本义。
3:依顺;依从。
4: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5:接着,随即。
6: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
7:中国周代国名 。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随县。
sú
1:(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3: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4:一般人;百姓。
5:平凡;普通;一般。
6: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7:世俗。
8:通俗,流行。
9:从其习俗。
10:厌烦,腻味。

入乡随俗,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rù xiāng suí sú)。abcd式组合,入乡随俗意思是:比喻到一个新的环境或地方,就要顺应当地的风俗习惯。 强调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体现了尊重和包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