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席谈经的解释
形容在某种场合下,人们聚集在一起,席地而坐,热烈讨论经书或其他重要话题。
出处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戴凭传》:“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2.
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原句是“孟子学于子思,夺席谈经”,意思是孟子在子思门下学习时,常常与同学们席地而坐,热烈讨论经书。寓意
强调通过热烈的讨论来增进知识和理解,体现出一种求知若渴的精神。
列子
1.
周末的读书会上,大家夺席谈经,讨论得非常热烈。2.
在哲学研讨会上,学者们夺席谈经,探讨了许多前沿问题。3.
每逢节假日,朋友们聚在一起,夺席谈经,分享各自的生活感悟。4.
在茶馆里,老人们夺席谈经,聊着过去的岁月和未来的希望。5.
暑假的夏令营里,孩子们夺席谈经,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夺席谈经的翻译
德语
im Kreis sitzen und über Klassiker diskutieren
日语
円座になって経典を論じる
法语
s'asseoir en cercle et discuter des classiques
英语
sit in a circle and discuss the classics
夺席谈经的字意分解
duó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同本义。
3:强取。
4:竞先取得。
5:剥夺;削除。
xí
1:(“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2:座位;席位。
3:成桌的饭菜,酒筵。
4:职位。
5:旧称所司职务为席,如管刑名的幕宾称刑席,管钱谷的称钱席;教师称教席。
6:船帆。
7:铺席,登席就坐。
8:凭借,倚仗。
9:垫,压。
10:姓。
tán
1:(形声。从言,炎声。本义:说,谈论)。
2:同本义。
3:称赞。
jīng
1:(古字为“巠”。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同本义。
3: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4: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5:经典。
6: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7: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8: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9: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0:小路,途径。
11:治理。
12:经过,经历。
13:经营;料理。
14:量度;筹划。
15:上吊,缢死。
16:正常;经常。
jìng
1: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夺席谈经,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uó xí tán jīng)。abac式组合,夺席谈经意思是:形容在某种场合下,人们聚集在一起,席地而坐,热烈讨论经书或其他重要话题。 强调通过热烈的讨论来增进知识和理解,体现出一种求知若渴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