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不如的解释
形容自己感到惭愧,比不上别人。常用于表示对别人的钦佩和自我的反省。
出处
1.
《战国策·齐策一》:“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自觉无力与刘邦抗衡时,感叹自己不如对方。寓意
强调自我反省和对他人的尊重,提醒人们要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列子
1.
看到小李的画作后,我自愧不如,觉得自己的技艺还需多加磨练。2.
在辩论赛中,对手的逻辑清晰,我自愧不如,输得心服口服。3.
听到朋友精彩的演讲,我自愧不如,觉得自己在表达上还有很大差距。4.
看到同事高效的工作方式,我自愧不如,决定向她学习。5.
参加比赛后,看到其他选手的表现,我自愧不如,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加努力。6.
在那地方,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成着使释迦牟怪和苏格拉底都~的特权阶级。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自愧不如的翻译
德语
sich seiner Unterlegenheit schämen
日语
自らを恥じる
法语
se sentir inférieur
英语
feel ashamed of one's inferiority
自愧不如的字意分解
zì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kuì
1:(形声。从心,鬼声。本义:惭愧)。
2:同本义。同“媿”。
3:折辱人;使羞惭。
4:责人罪咎。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rú
1:(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同本义。
3:好像, 如同。
4:比得上,及。
5:去,往。
6:遭遇,际遇。
7:相敌;抵挡。
8:应当。
9:按照。
10:假如,如果。
11:与,和。
12:或——表示选择关系。
13:而——表示连接。
14: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15: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16:相当于“乎”。

自愧不如,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ì kuì bù rú)。abcd式组合,自愧不如意思是:形容自己感到惭愧,比不上别人。常用于表示对别人的钦佩和自我的反省。 强调自我反省和对他人的尊重,提醒人们要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