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扬鞭 yuè mǎ yáng biān

abcd式
拼音yuè mǎ yáng biān
注音ㄩㄝˋㄇㄚˇㄧㄤˊㄅㄧㄢ
繁体躍馬揚鞭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跃马扬鞭的解释
形容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像骑着马挥舞着鞭子一样充满活力。
出处

1.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

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房兵曹胡马诗》:'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虽然该诗中没有直接提到跃马扬鞭,但其描述的意境与跃马扬鞭相近。
寓意
象征着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保持热情和动力。
列子

1.

小明在运动会上跃马扬鞭,赢得了百米赛跑的冠军。

2.

爷爷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跃马扬鞭地去公园锻炼。

3.

在新年晚会上,舞狮队的表演者们跃马扬鞭,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4.

小李在工作中总是跃马扬鞭,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5.

孩子们在游乐场里玩得跃马扬鞭,充满了欢声笑语。

6.

亲承顾命赈饥荒,~到此方。 ★明·高则诚《琵琶记·义仓赈济》

跃马扬鞭的翻译
德语
voller Energie und Vitalität
日语
活気にあふれている
法语
plein de vigueur et de vitalité
英语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跃马扬鞭的字意分解
yuè
1:(形声。从足,翟(dí)声。本义:跳跃)。
2:同本义。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yáng
1:(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2:同本义。
3:假借为“飞”。飞起,升高。
4:通过风或气流处理。
5:提高声音。
6:发扬,发挥。
7:振作,昂扬。
8:显示;夸耀。
9:仰。
10:眉毛及其上下部分。
11:过长过高的树枝。
12:古九州之一 。辖今苏、皖、赣、浙、闽诸省。
13:姓。
biān
1:(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2:同本义 泛指鞭子。
3:竹根。
4:打马。泛指鞭打。
5:古刑名。鞭笞罪人的刑罚。

跃马扬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uè mǎ yáng biān)。abcd式组合,跃马扬鞭意思是:形容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像骑着马挥舞着鞭子一样充满活力。 象征着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保持热情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