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靡不振 wěi mǐ bù zhèn

abac式
拼音wěi mǐ bù zhèn
注音ㄨㄟˇㄇㄧˊㄅㄨˋㄓㄣˋ
繁体萎靡不振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萎靡不振的解释
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的样子。
出处

1.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2.

出自《庄子·人间世》中的“精神萎靡,形骸不振”,后演变为成语。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列子

1.

最近工作压力大,他总是萎靡不振的。

2.

考试失利后,小明整天萎靡不振。

3.

生病期间,她一直萎靡不振,恢复得比较慢。

4.

失恋后,他变得萎靡不振,朋友们都很担心。

5.

连续加班几天后,团队成员都显得萎靡不振。

6.

无精打采地喘了一口粗气,然后象个病人一样~地站在那里。 ★曲波《林海雪原》一七

萎靡不振的翻译
德语
lustlos und niedergeschlagen
日语
意気消沈
法语
apathique et déprimé
英语
listless and dispirited
萎靡不振的字意分解
wěi
1:(形声。从艸,委声。本义:枯槁、凋谢)。
2:同本义。
3:引申指病危。
1:水边,河岸。
2:浪费。
3:消失。
4:烂。
5:切磋,研究。
6:摩擦,接触。
1:(形声。从非,麻声(mǐ)。本义:无;没有)。
2:同本义 。
3:散乱;顺风倒下。
4:细腻;细密。
5:华丽,美好。
6: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èn
1:(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同本义。
3:挽救;救治。
4:抖动;摇动。
5:举起;挥动。
6:震憾;震惊。
7:又。
8:整治,整顿 [reorganize]。
9:振作;奋起。
10:消除。
11:发出;生长。
12:姓。

萎靡不振,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wěi mǐ bù zhèn)。abac式组合,萎靡不振意思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的样子。 提醒人们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