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士卒的解释
形容带头冲锋陷阵,不畏艰险,勇敢战斗在最前线。
出处
1.
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2.
《左传·成公十三年》:'君命,敢不争先?' 后世演变为争先士卒,形容带头冲锋陷阵。寓意
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带头承担责任,激发团队的积极性。
列子
1.
在灭火行动中,消防队员争先士卒,迅速控制了火势。2.
志愿者们争先士卒地清理公园垃圾,环境很快得到改善。3.
在救援行动中,医护人员争先士卒,第一时间赶到现场。4.
在运动会上,队员们争先士卒,努力争取每一个项目。5.
在环保活动中,学生们争先士卒地收集废旧电池,保护环境。争先士卒的翻译
德语
die Führung übernehmen
日语
先頭に立つ
法语
prendre la tête de l'assaut
英语
lead the charge
争先士卒的字意分解
zhēng
1:(会意。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本义:争夺)。
2:同本义。
3:辩论;争论。
4:争胜,争着。
5:争斗。
6:竞争;较量。
7:相差。
8: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 。也作“净”。
9:多用于诗、词、曲中,相当于“怎么”。
10:姓。
zhèng
1:“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xiān
1:(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2:同本义。
3:尊崇;重视。
4:首创;开始。
5:当初;先前。
6:先世;祖先。
7:前导;前驱。
8:前,时间或次序在前。
9:古时的;先前的,先代的。
10:首要,根本。
11:上。
12: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词。
13: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
14:姓。
shì
1:(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同本义。
3:将领。
4:兵士;武士。
5: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7: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8: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9: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10:知识分子的通称。
11: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12: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13: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14:作官
cù
1:仓促,急速。
2:突然。
zú
1:(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2:同本义。
3:古代供驱遣从事一定劳役的奴隶。后用为低级差役的称呼。
4:步兵。
5:后泛指士兵。
6:春秋时地方一级居民单位名,同时也是一级军队编制名。
7:古代天子统率诸侯的一级组织名。三十国为卒。
8:春秋时军队中百人的指挥者。
9:末尾,结局。
10:棋子。
11:终止;尽,完毕。
12: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13:停止。
14:终究;终于。

争先士卒,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ēng xiān shì zú)。abcd式组合,争先士卒意思是:形容带头冲锋陷阵,不畏艰险,勇敢战斗在最前线。 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带头承担责任,激发团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