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国丧师的解释
形容因失败或过失而使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受重大损失。
出处
1.
《明史·彭泽传》:“琼遂劾泽妄增金币,遗书议和,失信启衅,辱国丧师。”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辱国丧师,必受其咎。'寓意
强调因过失或失败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重大失误。
列子
1.
在比赛中,由于队长的失误,导致球队辱国丧师,输掉了关键的一场比赛。2.
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重大失误,导致产品辱国丧师,损失惨重。3.
在国际象棋比赛中,由于一招不慎,棋手辱国丧师,遗憾出局。4.
在学术会议上,由于准备不足,研究团队辱国丧师,未能展示出应有的水平。5.
在体育赛事中,由于战术失误,运动员辱国丧师,无缘奖牌。6.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蔡京经体赞元,其子蔡攸,如是复军杀将,~。”辱国丧师的翻译
德语
das Land beschämen und die Armee verlieren
日语
国を辱め軍を失う
法语
humilier le pays et perdre l'armée
英语
humiliate the country and lose the army
辱国丧师的字意分解
rǔ
1:(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2:使…受辱;侮辱。
3:埋没。
4:谦词。承蒙。
5:压下去,挫。
6:隆重;厚。
7:黑。
8:湿润。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sāng
1:丧仪;丧事 。在埋葬或火化前为死者举行的哀悼仪式。泛指丧事,人死后殓、奠殡、葬等事宜。
2:人的尸体、骨殖。
3:祸难。
4:服丧,持丧。
5:悲悼;伤悼。
sà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2:同本义。
3:死去。
4:灭亡;失败。
5:忘记,忘掉。
shī
1:(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同本义。
3: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泛指军队。
5:军师。
6:民众,徒众。
7: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8:老师。
9:长,首领。
10:亦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
11:首都,京城。
12: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13:乐师;乐官。
14:效法;学习。
15:出兵征伐,进军。
16:姓。

辱国丧师,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rǔ guó sàng shī)。abac式组合,辱国丧师意思是:形容因失败或过失而使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受重大损失。 强调因过失或失败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重大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