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霜熬寒的解释
形容能够经受得住严寒和霜冻,象征坚韧和耐力。
出处
1.
唐·皇甫曾《寄刘员外长卿》:“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2.
出自《诗经·小雅·小弁》:'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后世引申为能耐寒的品质。寓意
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列子
1.
这株植物耐霜熬寒,冬天依然保持生机。2.
老王在严寒中依然坚持锻炼,真是耐霜熬寒。3.
这款羽绒服非常保暖,让人感到耐霜熬寒。4.
小李在困难面前表现得非常耐霜熬寒。5.
这座古树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耐霜熬寒。耐霜熬寒的翻译
德语
Frost ertragen und Kälte aushalten
日语
霜に耐え寒を凌ぐ
法语
résister au gel et supporter le froid
英语
endure frost and withstand cold
耐霜熬寒的字意分解
nài
1:(会意。从而,从寸。而亦声。“而”指面颊,“寸”指法度,刑法。在面颊上施刑罚,指剃须。字本作“耏”。从而,从彡。本义: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
2:同本义。
3:忍耐;忍受。引申为容忍。
4:禁得起。
5:适宜;相称。
6:无奈;奈何。
shuāng
1:(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2:同本义。
3:年岁,年岁的代称。犹言秋。
4:如霜的粉末。
5:譬喻白色。
6:比喻高洁。
7:譬喻冷酷、严峻。
8:譬喻锋利。
hán
1:(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同本义。
3:卑微;低微。
4:声音凄凉。
5:凋零;枯萎。
6:恐惧;战栗。
7:特指终止盟约。
8: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9:姓。

耐霜熬寒,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nài shuāng áo hán)。abac式组合,耐霜熬寒意思是:形容能够经受得住严寒和霜冻,象征坚韧和耐力。 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面对困难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