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其词 fàn fàn qí cí

abcd式
拼音fàn fàn qí cí
注音ㄈㄢˋㄈㄢˋㄈㄢˋㄈㄢˋㄐㄧㄘˊ
繁体泛泛泛泛其詞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泛泛其词的解释
形容说话空洞、没有具体内容,泛泛而谈。
出处

1.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6章:“查办一下,并且下了一道泛泛其词的禁烟命令。”

2.

《史记·屈原列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颇似之,则举世而非之,多冤矣。' 泛泛其词由此演化而来。
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具体、明确,避免空洞无物的言辞。
列子

1.

他在演讲时总是泛泛其词,听众们听得索然无味。

2.

讨论方案时,他只会泛泛其词,无法提出具体建议。

3.

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总是泛泛其词,避而不谈实质问题。

4.

她在汇报工作时,总是泛泛其词,让上司感到不满。

5.

在课堂上,老师批评他回答问题时总是泛泛其词,没有深入思考。

6.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当然只有劝慰,但~,不能发生作用。”

泛泛其词的翻译
德语
vage und allgemein
日语
漠然とした
法语
vague et général
英语
vague and general
泛泛其词的字意分解
fàn
1:(形声。从水,乏声。汎、泛实同一词。本义:漂浮)。
2:同本义。
3:漫溢,大水漫流。
4:弥漫。
5:向上冒出。
6:(fěng),倾覆。
7:假借为氾。广泛,普遍。
fàn
1:(形声。从水,乏声。汎、泛实同一词。本义:漂浮)。
2:同本义。
3:漫溢,大水漫流。
4:弥漫。
5:向上冒出。
6:(fěng),倾覆。
7:假借为氾。广泛,普遍。
1:周年。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7:也许;大概。
8:表示祈使。当,可。
9:将,将要。
10:表示诘问
11:极,甚。
12:如果,假设。
13:或许;大概。
14:还是。表选择。
15:又。
16:用作语助。
17: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18: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19:又。
20:姓。
1:(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同本义。
3:诗文中的词语。
4:状纸;诉讼。
5: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6:说,告诉。

泛泛其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àn fàn qí cí)。abcd式组合,泛泛其词意思是:形容说话空洞、没有具体内容,泛泛而谈。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具体、明确,避免空洞无物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