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戒不悛的解释
屡次劝戒而不悔改,形容屡教不改,顽固不化。
出处
1.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悛,因手刃之。”2.
出自《汉书·王莽传》,原句为“屡戒不悛,终以诛灭。”寓意
提醒人们要及时悔改,不要一错再错。
列子
1.
小明屡戒不悛,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2.
他屡戒不悛,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令人头疼。3.
这个孩子屡戒不悛,总是偷拿家里的零食。4.
她屡戒不悛,总是迟到,影响了整个团队的进度。5.
他屡戒不悛,总是忘记锁门,导致家里不安全。6.
性刚毅,幼在塾中,诸童稍有所犯,辄奋拳瓯击,师~。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屡戒不悛的翻译
德语
wiederholt gewarnt, aber unbußfertig
日语
何度も戒められるが悔い改めない
法语
répétitivement averti mais impénitent
英语
repeatedly warned but unrepentant
屡戒不悛的字意分解
lǚ
1:(从尸,娄声。本义:多次) 同本义。
jiè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2:同本义。
3:告诫。
4:预备;准备。
5:戒除。
6:斋戒。
7:警戒之事。
8:界限,分界。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uān
1:(形声。本义:停止)。
2:同本义。
3:悔改;改变。

屡戒不悛,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ǚ jiè bù quān)。abcd式组合,屡戒不悛意思是:屡次劝戒而不悔改,形容屡教不改,顽固不化。 提醒人们要及时悔改,不要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