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乌有的解释
形容完全是虚构的、不真实的事情。
出处
1.
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2.
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中,子虚和乌有先生是虚构的人物,故称子虚乌有。寓意
提醒人们要分辨事实与虚构,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列子
1.
他说的那个故事完全是子虚乌有,没有任何根据。2.
新闻报道中提到的那个事件纯属子虚乌有。3.
她声称自己见过外星人,但那只是子虚乌有。4.
小说里的情节虽然引人入胜,但都是子虚乌有。5.
那个传闻不过是子虚乌有,不必当真。6.
文贵征实,不蕲于振奇,所以愧文士~之习也。 ★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子虚乌有的翻译
德语
grundlos
日语
根拠がない
法语
sans fondement
英语
baseless
子虚乌有的字意分解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xū
1:(“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同本义。
3:住所;处所。
4: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5:乡村市集。
6: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7: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8:指抽象的理论。
9:空虚,与“实”相对。
10:稀少。
11:虚弱。
12:谦虚。
13:虚假,不真实。
14: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15:使空出。
16:居住。
17:使成为废墟。
18:耗费。
19:徒然,白白地。
20:姓。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子虚乌有,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ǐ xū wū yǒu)。abcd式组合,子虚乌有意思是:形容完全是虚构的、不真实的事情。 提醒人们要分辨事实与虚构,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