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木偶 zhàng tóu mù ǒu

abcd式
拼音zhàng tóu mù ǒu
注音ㄓㄤˋㄊㄡˊㄇㄨˋㄡˇ
繁体杖頭木偶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街头表演
  • 木偶戏
  • 杂耍
反义词
杖头木偶的解释
形容一种街头表演形式,使用木偶在棍子的顶端进行表演,通常用于吸引观众。
出处
源自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具体出处不详。
寓意
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醒人们欣赏和保护民间艺术。
列子

1.

周末的广场上,孩子们围着表演杖头木偶的艺人,兴致勃勃地观看。

2.

在旅游景点,游客们常常被街头艺人的杖头木偶表演所吸引。

3.

小明第一次看到杖头木偶表演,觉得非常新奇,忍不住停下来观看。

4.

街头艺人用杖头木偶表演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5.

在节日庆典上,杖头木偶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许多观众。

6.

他只不过是~,得抓住幕后黑手才成。

杖头木偶的翻译
德语
Stabpuppenspiel
日语
棒頭人形
法语
marionnettes sur bâton
英语
puppetry on a stick
杖头木偶的字意分解
zhàng
1:(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同本义。
3:凭倚;依靠。
4:用棍子打;拷打 。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5:拄着。
6: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7:泛指棍棒或棒状物。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同本义。
3:木料,木材。
4:树叶。
5:棺材。
6:某些木制的器物。
7:麻木;失去知觉。
8:朴拙。
ǒu
1:(形声。从人,禺声。禺,通常读yù,又音ǒu。本义:仿人形制成的木偶)。
2:同本义。
3:伙伴;同伴;与人共处。
4:配合。
5:匹对;配偶。
6:假借为“遇”。遇合,得到赏识。
7:相对。
8:偶然;偶尔。

杖头木偶,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ng tóu mù ǒu)。abcd式组合,杖头木偶意思是:形容一种街头表演形式,使用木偶在棍子的顶端进行表演,通常用于吸引观众。 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醒人们欣赏和保护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