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 zhèng jīn wēi zuò

abcd式
拼音zhèng jīn wēi zuò
注音ㄓㄥˋㄐㄧㄣㄨㄟㄗㄨㄛˋ
繁体正襟危坐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端坐
  • 庄重
  • 肃立
反义词
  • 散漫
  • 随意
  • 放松
正襟危坐的解释
形容端正严肃地坐着,通常用于表示对某事物的重视或尊敬。
出处

1.

《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2.

出自《论语·乡党》,原文为“正襟危坐,取士失其道”。
寓意
强调对事情的重视和尊重,体现出庄重和严肃的态度。
列子

1.

在老师面前,学生们正襟危坐地听讲。

2.

参加面试时,他正襟危坐,表现出对工作的重视。

3.

在茶道仪式上,宾客们正襟危坐,体现出对茶文化的尊重。

4.

参加传统婚礼的宾客们正襟危坐,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5.

在图书馆里,学生们正襟危坐地阅读书籍。

6.

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和我对话起来。 ★郭沫若《学生时代·到宜兴去》

正襟危坐的翻译
德语
gerade und feierlich sitzen
日语
正座
法语
s'asseoir droit et solennellement
英语
sit upright and solemnly
正襟危坐的字意分解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jīn
1:(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2: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
3:裹杂;混合。
wēi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
7:怀疑,疑虑。
8:高。
9:危险; 危难。
10:很陡峭的。
11:特指人将死。
12:绷得紧;强劲。
13:端正。
14:不正。
15:屋脊。
16:艰难困苦。
17:几乎;差点儿。
18:姓。
zuò
1:(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2:同本义。
3:现代在椅、凳出现后,凡将臀部置于椅、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为坐。
4:引申为就坐,就任,包含“主持”、“掌管”的意思。
5:定罪,由…而获罪。
6:因…犯罪,触犯法律。
7:居留,停留。
8:守,防守。
9:坐儿,坐位。后来写作“座”。
10:因为;由于。

正襟危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èng jīn wēi zuò)。abcd式组合,正襟危坐意思是:形容端正严肃地坐着,通常用于表示对某事物的重视或尊敬。 强调对事情的重视和尊重,体现出庄重和严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