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的解释
形容说话或做事非常认真、严肃、不苟言笑的样子。
出处
1.
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2.
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他一本正经的说了一遍,我也没法子,只得依了他。”寓意
强调认真严肃的态度,提醒人们在适当的场合要保持庄重。
列子
1.
他在讲课时总是保持一本正经的态度,让学生们感到很严肃。2.
虽然只是一个小游戏,他也是一本正经地对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3.
她在工作中一本正经,认真处理每一个细节,赢得了同事的赞赏。4.
他一本正经地解释着复杂的理论,让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5.
即使是在轻松的聚会上,他也是一本正经的,显得有些格格不入。6.
他说话从来都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翻译
德语
ernst und aufrichtig
日语
真面目
法语
sérieux et sincère
英语
serious and earnest
一本正经的字意分解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běn
1:(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同本义。
3:本宗族。
4: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5:母金,本钱。
6:根源,本源。
7:古代指农业生产。
8:底本。
9:原来的;本来的。
10:推究,推原。
11: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12:这,那。
13:用于植物。株;棵。
14:原先,本来。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jīng
1:(古字为“巠”。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同本义。
3: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4: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5:经典。
6: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7: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8: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9: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0:小路,途径。
11:治理。
12:经过,经历。
13:经营;料理。
14:量度;筹划。
15:上吊,缢死。
16:正常;经常。
jìng
1: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一本正经,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běn zhèng jīng)。abac式组合,一本正经意思是:形容说话或做事非常认真、严肃、不苟言笑的样子。 强调认真严肃的态度,提醒人们在适当的场合要保持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