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不决 chén yín bù jué

abcd式
拼音chén yín bù jué
注音ㄔㄣˊㄧㄣˊㄅㄨˋㄐㄩㄝˊ
繁体沉唫不决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当机立断
  • 果断决策
  • 决然
沉吟不决的解释
形容犹豫不决,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出处

1.

三国·魏·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沉吟不决,起坐不宁”。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慎重考虑,但也不要过于犹豫,错失良机。
列子

1.

面对众多选择,他沉吟不决,最终错过了最佳时机。

2.

她在买哪件衣服之间沉吟不决,最后什么也没买。

3.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全家人沉吟不决,讨论了很久。

4.

面对两份工作offer,他沉吟不决,迟迟无法做出选择。

5.

在决定是否参加比赛时,小明沉吟不决,犹豫了好几天。

6.

张逸芳吐出那座“马”,把自己的“车”抓在手里~。 ★巴金《虹》六

沉吟不决的翻译
德语
zögern und nicht entscheiden können
日语
ためらい決められない
法语
hésiter et ne pas pouvoir décider
英语
hesitate and be unable to decide
沉吟不决的字意分解
chén
1:(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2:同本义。
3:沉迷,沉溺。
4:沉沦;沦落 。 如:沉人(沉沦在下的贤人);沉顿(沉沦顿踬)。
5:山岭上凹处的积水。
6:古水名 。
7:陕西省滪水的别名。
8: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的杨桃溪,为涪江的支流。
9:份量重,重。
10:低沉。
yín
1:(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2:同本义。
3:吟咏;诵读。
4:鸣,叫。
5:作诗,写诗;推敲字句。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ué
1:(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2:同本义。
3: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
4:断裂,折断。
5:离别,同“诀”。
6:决断,决定。
7:判决。
8:处死犯人。
9:较量,分胜负。
10:一定,必定。

沉吟不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én yín bù jué)。abcd式组合,沉吟不决意思是:形容犹豫不决,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慎重考虑,但也不要过于犹豫,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