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与政通的解释
形容声音和政事都通达顺畅,常用来形容某人处理事务能力强,沟通顺畅。
出处
1.
《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唐·白居易《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2.
出自《汉书·朱博传》:'博为人刚直,使酒,好面折人过,闻人有善言,语未卒,辄反覆之,阴与政通。'寓意
强调一个人在处理事务和沟通方面的能力,体现出高效和顺畅的特质。
列子
1.
他在公司里处理各种事务时,总是显得音与政通,让大家都非常佩服。2.
小李在社区活动中表现得音与政通,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3.
作为班长,他总是能够音与政通,带领大家顺利完成各项任务。4.
在家庭聚会上,他总是能够音与政通,让大家感到非常愉快。5.
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她总是能够音与政通,处理得井井有条。音与政通的翻译
德语
Stimme und Verwaltung fließend
日语
音声と政治が通じる
法语
voix et gouvernance fluides
英语
smooth in voice and governance
音与政通的字意分解
yīn
1:(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同本义。
3:音乐。
4:字的音读。
yǔ
1:(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yú),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2:同本义。
3:交往;交好。
4:奖赏。
5:帮助;援助。
6:随从;随着。
7:等候,等待。
8:允许。
9:交付,偿还。
10:亲近。
11:党与;朋党。
12:盟国,友邦。
13:类;同类。
14:跟;和;及。
15:对于;于。
16:与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
yù
1:参与。
yú
1:
zhēng
1:(zhēng)。
2:征伐。
3:征税。
zhèng
1:(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2:同本义。
3:主持政事。
4:政治;政事。
5:政策;法令。
6:官长;主事者。
7:政权。
8:策略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孙子》。
9:朝廷;政府机关。
10:姓。
tōng
1:(形声。从辵(chuò),甬(yǒng)声。本义:没有堵塞,可以通过)。
2:同本义。
3:通往。
4:传递;传达。
5:沟通;接通。
6:往来友好。
7:了解;精通。
8:通报;说 。
9:疏通;开通。
10:流通,互相交换。
11:陈述 。
12:如:通款(向敌方表示愿意降服);通诚(在神前表白诚意)。
13:通奸,过非婚性生活 。
14:如:与人有通。
15:调和。
16:整个,全部。
17:博识。
18:总共 。
19:共同 。
20:透彻 。
21:在某一方面,技术高超、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 。
22:古州名。
23:西魏设。在今四川达县。
24:五代周置,在今江苏省南通县。
25:金置。在今北京市通县。
26:乐器名。
27:古代土地面积单位 。十井为通。
28:药名。马粪。
29:遍;次 。
30:用于文书电报。
31:很;十分 。
32:总是。
tòng

音与政通,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 yǔ zhèng tōng)。abac式组合,音与政通意思是:形容声音和政事都通达顺畅,常用来形容某人处理事务能力强,沟通顺畅。 强调一个人在处理事务和沟通方面的能力,体现出高效和顺畅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