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礼后兵的解释
先礼后兵是指在处理事情时,先用和平、礼貌的方式尝试解决,如果不行再采取强硬手段。
出处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后人引申为先礼后兵的策略。寓意
强调在处理冲突时应先尝试和平解决,体现出对和平与礼貌的重视。
列子
1.
在与邻居解决噪音问题时,小王先礼后兵,先友好沟通,若无效再考虑报警。2.
公司在与供应商谈判时,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先尝试友好协商,若不成再采取法律手段。3.
小李在处理同事间的矛盾时,总是先礼后兵,先尝试调解,若无效再报告上级。4.
在解决家庭纠纷时,父母总是先礼后兵,先尝试沟通,若无果再采取强制措施。5.
在处理客户投诉时,客服人员先礼后兵,先尝试友好解决,若无效再升级处理。6.
你这~方法实在高明。先礼后兵的翻译
德语
Diplomatie vor Gewalt
日语
礼を先に兵を後
法语
diplomatie avant la force
英语
diplomacy before force
先礼后兵的字意分解
xiān
1:(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2:同本义。
3:尊崇;重视。
4:首创;开始。
5:当初;先前。
6:先世;祖先。
7:前导;前驱。
8:前,时间或次序在前。
9:古时的;先前的,先代的。
10:首要,根本。
11:上。
12: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词。
13: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
14:姓。
lǐ
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同本义。
3:表示敬意;尊敬。
4:礼拜,顶礼膜拜。
5:礼遇;厚待。
6:礼节。
7: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8:礼仪。
9:礼物。
10:礼貌。
11:又。
12:礼文;礼书。
13:(tǐ)。身体。
14:姓。
hòu
1:(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同本义。
3:帝王的妻子。
4:古代指列国诸侯。
5: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6: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7:(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8:同本义。
9:承继。
10:后代,子孙。
11:次序在后。
12: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13:后面,位置在后。
bīng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3: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士卒。
5:军事;武力;战争。
6:用兵策略,战略。
7:牌戏名。
8: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9: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10:用兵器攻击,刺杀。
11:伤害。

先礼后兵,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n lǐ hòu bīng)。abcd式组合,先礼后兵意思是:先礼后兵是指在处理事情时,先用和平、礼貌的方式尝试解决,如果不行再采取强硬手段。 强调在处理冲突时应先尝试和平解决,体现出对和平与礼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