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制人 xiān fā zhì rén

abac式
拼音xiān fā zhì rén
注音ㄒㄧㄢㄈㄚˋㄓˋㄖㄣˊ
繁体先發髮製人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先发制人的解释
指在对方行动之前先采取行动,以取得主动权和优势。
出处

1.

《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2.

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兵之法也。'后人引申为先发制人的战略。
寓意
强调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性,体现积极进取的精神。
列子

1.

小明在比赛中先发制人,迅速抢占了有利位置。

2.

在辩论赛中,我们团队决定先发制人,提出强有力的论点。

3.

为了赢得游戏,小红选择先发制人,率先进攻对手。

4.

在商场竞争中,公司决定先发制人,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

5.

为了避免被动,团队决定先发制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6.

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 ★曲波《林海雪原》三

先发制人的翻译
德语
die Initiative ergreifen
日语
先手を打つ
法语
prendre l'initiative
英语
take the initiative
先发制人的字意分解
xiān
1:(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2:同本义。
3:尊崇;重视。
4:首创;开始。
5:当初;先前。
6:先世;祖先。
7:前导;前驱。
8:前,时间或次序在前。
9:古时的;先前的,先代的。
10:首要,根本。
11:上。
12: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词。
13: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
14:姓。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7:发布;宣告。
8:抒发;发泄。
9:派遣。
10:挖掘。
11:花开放。
12: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13:显现;显露。
14:揭露;暴露。
15:点燃;燃烧起来 褺。
16:除去;错乱。
17:效法,遵守。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fèi
1:崩坏;停止。
zhì
1: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2:同本义。
3:制定,用文字规定。
4:控制;制服。
5:又。
6:又。
7:抑制,限制,忍住。
8:裁决,决断。
9:抵押。
10:规章,制度。
11:又。
12:式样。
13:规模。
14:守父母之丧为制。
15:帝王的命令。也指法令。
16:(会意。从衣从制。本义:裁制衣服)。
17:同本义。
18:制造,制作器物。
19:作品,文章。
20:式样。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先发制人,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n fā zhì rén)。abac式组合,先发制人意思是:指在对方行动之前先采取行动,以取得主动权和优势。 强调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性,体现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