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 bīng bù yàn zhà

abcd式
拼音bīng bù yàn zhà
注音ㄅㄧㄥㄅㄨˋㄧㄚㄓㄚˋ
繁体兵不厭詐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兵不厌诈的解释
意思是用兵作战不怕用欺诈手段,强调在战争中可以使用一切手段达到胜利。
出处

1.

《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2.

《左传·隐公三年》:'兵不厌诈,诈而胜者,胜也。'
寓意
在特定的竞争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以达到目标,但需要注意道德底线。
列子

1.

在棋局中,他兵不厌诈,最终取得了胜利。

2.

小朋友们玩捉迷藏时,兵不厌诈地藏在各种角落。

3.

在模拟商战游戏中,团队兵不厌诈地制定策略,赢得了比赛。

4.

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常常兵不厌诈地破解案件。

5.

在足球比赛中,球队兵不厌诈地使用假动作赢得了比赛。

6.

若说~,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若说幻不厌深,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兵不厌诈的翻译
德语
Im Krieg und in der Liebe ist alles erlaubt
日语
戦争は手段を選ばない
法语
en amour comme à la guerre, tous les coups sont permis
英语
all's fair in war
兵不厌诈的字意分解
bīng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3: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士卒。
5:军事;武力;战争。
6:用兵策略,战略。
7:牌戏名。
8: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9: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10:用兵器攻击,刺杀。
11:伤害。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2:泛指压制;抑制。
3: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
4:堵塞。
yàn
1:(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2:饱,满足
3:憎恶;嫌弃。
zhà
1:(形声。从言,乍声。从言,说明与言论有关。本义:欺骗)。
2:同本义。
3:假装;冒充。
4:用语言试探,诱使对方露真情。
5:体面;俊俏。
6:矜夸;神气。
7:不诚实;虚伪。

兵不厌诈,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īng bù yàn zhà)。abcd式组合,兵不厌诈意思是:意思是用兵作战不怕用欺诈手段,强调在战争中可以使用一切手段达到胜利。 在特定的竞争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以达到目标,但需要注意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