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abcd式
拼音bī shàng liáng shān
注音ㄅㄧㄕㄤˋㄌㄧㄤˊㄕㄢ
繁体偪上樑山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逼上梁山的解释
原意是被逼迫无奈,只好铤而走险,上了梁山。现多用来比喻迫于无奈,不得已而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2.

出自《水浒传》,指的是梁山好汉们因为各种原因被逼上梁山,成为反抗势力的故事。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慎重选择行动方式,避免铤而走险。
列子

1.

小明因为种种原因被逼上梁山,不得不辞职创业。

2.

在家庭的压力下,她被逼上梁山,选择了出国留学。

3.

由于资金链断裂,老板被逼上梁山,只好卖掉公司。

4.

面对债务的压力,他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借高利贷。

5.

在朋友的怂恿下,他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冒险活动。

6.

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逼上梁山的翻译
德语
zu verzweifelten Handlungen getrieben
日语
追いつめられて行動を起こす
法语
poussé à des actes désespérés
英语
driven to desperate action
逼上梁山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辵(chuò),畐(fú)声。本义:接近,靠近)。
2:同本义(仅表示空间距离的接近、靠近)。
3:逼迫,即紧紧催促。
4:驱逐;追赶。
5:狭窄。
6:危急,紧急。
7:很,程度深。
shàng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同本义。
3:上天;天帝。
4: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君主;皇帝。
6: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7:时间,时候。
8:方位词,边,畔。
9: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10:时间或次序在前。
11:远;久远。
12:广大。
13:丰足。
14:登;上升;向上。
15:上报;呈报。
16:进献,送上。
17:崇尚,提倡。
18:向前;前进。
19:去;到。
20:放到;放进。
21:安装;装上。
shǎng
1: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shang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表示某一方面。
liáng
1:(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2:同本义。
3:房梁。
4:稻粱
5: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如:梁端(山顶);山梁。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如:脊梁;鼻梁;深辀(古代车子的曲辕);梁冠(有横脊的冠)。
6:堤堰;鱼堰。
7:国名。
8:周时诸侯国。
9: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称梁。
10:又。
11:朝代名。
12: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
13: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07年—923年)。
14:又。
15:古九州之一 。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
16:
17:架桥、修桥。
18:姓。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逼上梁山,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ī shàng liáng shān)。abcd式组合,逼上梁山意思是:原意是被逼迫无奈,只好铤而走险,上了梁山。现多用来比喻迫于无奈,不得已而采取某种行动。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慎重选择行动方式,避免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