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解释
知行合一强调认识和行动的统一,即将所知道的知识付诸实践,达到知与行的高度融合。
出处
1.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2.
出自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他提出“知行合一”作为心学的核心概念。寓意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追求全面发展。
列子
1.
他在学习中坚持知行合一,每学到一个新知识点,都会马上应用到实际中。2.
小王在工作中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效果显著。3.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他决定知行合一,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4.
知行合一是她成功的秘诀,她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在实践中不断进步。5.
在生活中,他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学到的知识都转化成了实际行动。6.
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陶先生一以贯之的精神是‘~’、‘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 ★《文汇报》1990.3.11知行合一的翻译
德语
die Einheit von Wissen und Handeln
日语
知行合一
法语
l'unité de la connaissance et de l'action
英语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知行合一的字意分解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gě
1:容量单位, 市制十合为一升。
hé
1:(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2:同本义。
3:引申为开合之称。
4:会聚,聚合。
5:适合。
6:匹配;配偶。
7:和睦,和谐,融洽。
8:盒子
9:与;向。
10:姓。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知行合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ī xíng hé yī)。abac式组合,知行合一意思是:知行合一强调认识和行动的统一,即将所知道的知识付诸实践,达到知与行的高度融合。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追求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