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举 àn bīng bù jǔ

abcd式
拼音àn bīng bù jǔ
注音ㄢˋㄅㄧㄥㄅㄨˋㄐㄩˇ
繁体按兵不舉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按兵不举的解释
原指军队按兵不动,不采取行动。现多比喻在某种情况下采取暂不行动的策略,以待时机。
出处

1.

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按兵不举”。
寓意
强调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冷静,耐心等待最佳时机的重要性。
列子

1.

比赛开始前,教练决定按兵不举,等待对方露出破绽。

2.

在商场谈判中,他选择按兵不举,等待更有利的条件。

3.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选择按兵不举,仔细分析形势。

4.

在激烈的辩论中,他按兵不举,等待最佳时机反驳。

5.

面对复杂的局面,他决定按兵不举,等待更好的时机。

6.

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坐观成败。’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

按兵不举的翻译
德语
die Truppen zurückhalten und nicht handeln
日语
兵を動かさず行動しない
法语
garder les troupes et ne pas agir
英语
hold the troops and not act
按兵不举的字意分解
àn
1:(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2:同本义。
3:控制;抑止。
4:考察,考验。
5:打。
6:按摩,用手在人身上推、捏、揉。
7:巡视。
8:安置;安定。
9:依据;依照;按照。
10:姓。
bīng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3: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士卒。
5:军事;武力;战争。
6:用兵策略,战略。
7:牌戏名。
8: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9: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10:用兵器攻击,刺杀。
11:伤害。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2:同本义。
3:拿起;提起。
4:飞,飞起;飘动。
5:升起;耸起。
6:仰起;抬起。
7:发问;动问。
8:推荐;选用。
9:提出;列举。
10:兴起;发动。
11:施行;办理。
12:攻克;占领。
13:成就;成功。
14:参加科举考试。
15:又如:举进士;举首(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16:取;拾取。
17:攀援。
18:耸立,突起。
19:成立,站得住脚。
20:记录;登记。
21:谈论;称引。
22:复兴。
23:祭祀。
24:没收。
25:吃丰盛的饮食。
26:轻手诊脉。
27:榉柳。
28:肺脊;骨体正脊。
29:古代词性术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名词。
30:古代重量单位,一举重三两。
31:全。
32:皆,都。
33:姓。

按兵不举,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àn bīng bù jǔ)。abcd式组合,按兵不举意思是:原指军队按兵不动,不采取行动。现多比喻在某种情况下采取暂不行动的策略,以待时机。 强调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冷静,耐心等待最佳时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