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的解释
形容某人或某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无法再得到宽恕或原谅。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话却似放屁!做公人的‘那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2.
出自民间传说,阎罗王是掌管阴间的冥王,凡是到了他面前的鬼魂都无法再回到阳间。寓意
强调某些行为或错误已经到了不可原谅的地步,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
列子
1.
小明犯了大错,父母说他已经是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了。2.
他把公司搞得一团糟,现在已经是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3.
她在考试中作弊,被发现后成了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4.
这个项目失败后,负责人成了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5.
他背叛了朋友,现在成了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的翻译
德语
jenseits jeder Rettung
日语
救いようがない
法语
sans espoir de rédemption
英语
beyond redemption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的字意分解
yán
1:(形声。从门,臽(xiàn)声。本义:内巷内的门,亦指里巷)。
2:同本义。
3:姓。
luó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mì),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同本义。
3:轻软的丝织品。
4:又。
5:罗马尼亚的简称。
6:用网捕捉。
7:排列;广布。
8:收罗;招集,收集。
9: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10:姓。
wáng
1:(会意。本作“士”,是能独立任事的人,后加一横,表示在“士”之上,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而帝 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后“帝”、“王”同步降职,帝成了人间的皇帝,而“王”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本义:天子、君主)。
2: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3: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
4: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
5: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
6: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
7:姓。
wàng
1: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2:作皇帝,称王。
3:胜过。
miàn
1:(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同本义。
3:外表;表面。
4:部位;方面。
5: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6:当面。
7:朝向;面对;面向。
8:见面。
9:勉励。
10:面向。
11:背向。
12: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luó wáng miàn qián xū méi fàng huí de guǐ)。abcd式组合,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意思是:形容某人或某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无法再得到宽恕或原谅。 强调某些行为或错误已经到了不可原谅的地步,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