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之言 ěr shí zhī yán

abac式
拼音ěr shí zhī yán
注音ㄦˇㄙˋㄓㄧㄢˊ
繁体耳食之言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耳食之言的解释
指没有经过证实、道听途说的言论,强调不可轻信传闻。
出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2.

出自《论语·阳货》,原文为'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意为在路上听到的传闻,不足为凭。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传闻,强调理性判断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总是相信耳食之言,结果常常被误导。

2.

关于新来的邻居,流传着不少耳食之言,但我们还是应该亲自了解一下。

3.

耳食之言不可轻信,我们要多方求证。

4.

她听到的都是耳食之言,并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5.

在做出决定之前,不要轻易相信耳食之言。

6.

虽然偶有些‘~’,又大抵是无关大体的事。 ★鲁迅《不是信》

耳食之言的翻译
德语
Hörensagen
日语
風説
法语
ouï-dire
英语
hearsay
耳食之言的字意分解
ěr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同本义。
3: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4: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5:退后,居次。
6: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7: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8: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shí
1:(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2:同本义。
3:粮食。
4:食物的通称。
5:食禄,俸禄。
6: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7:亏损
8:特指日蚀或月蚀。
9:吃。
10: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11:享受;受。
12:垦耕。
13:背弃。
14:接受,采纳。
15:祭献,享祀。
1:拿东西给人吃
2:饲养 ;喂养;供养。
3:宴请。
1:——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耳食之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ěr shí zhī yán)。abac式组合,耳食之言意思是:指没有经过证实、道听途说的言论,强调不可轻信传闻。 提醒人们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传闻,强调理性判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