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之志的解释
比喻坚贞不屈、顽强不拔的意志和品质,常用来形容人的志向高远,坚韧不拔。
出处
1.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2.
出自《论语·子张》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后人用松柏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寓意
强调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鼓励人们在困难中保持坚定的信念。
列子
1.
他以松柏之志面对生活的艰辛,从不轻言放弃。2.
她用松柏之志坚持自己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梦想。3.
即使遭遇挫折,他依然保持着松柏之志,继续前进。4.
在困境中,他始终保持着松柏之志,激励着周围的人。5.
她以松柏之志对待工作,每天都努力不懈。松柏之志的翻译
德语
der Geist der Kiefer und der Zypresse
日语
松柏の志
法语
l'esprit du pin et du cyprès
英语
the spirit of pine and cypress
松柏之志的字意分解
sōng
1:(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2:发乱;乱发貌。
3:不紧。
4:不中用。
5:慢 。围棋术语。
bǎi
1:(形声。从木,白声。本义:木名,柏树,也称“椈”)。
2:柏科柏木属植物的通称。
3:特指柏台(御史台的别称。汉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固称)。
4:古国名。故地在今河南省西平县。
bó
1:
bò
1:——见“黄柏”:即黄檗。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zhì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3:心情。
4:神志。
5:旗帜。
6:皮肤上生的班痕
7:有志;立志;专心。
8:记着。
9:向慕。
10:记载,记录。
11:叙述。
12:(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13:同本义。
14:记录。
15:做记号。
16:又。
17:标记;记号。

松柏之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ōng bǎi zhī zhì)。abac式组合,松柏之志意思是:比喻坚贞不屈、顽强不拔的意志和品质,常用来形容人的志向高远,坚韧不拔。 强调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鼓励人们在困难中保持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