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cháo sān mù sì

abac式
拼音cháo sān mù sì
注音ㄔㄠˊㄙㄢㄇㄨˋㄙˋ
繁体朝三暮四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朝三暮四的解释
比喻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
出处

1.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2.

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为'朝三而暮四,猿狙皆怒;朝四而暮三,猿狙皆喜。',后演变成成语。
寓意
提醒人们要有恒心和毅力,避免朝令夕改,保持稳定和可靠。
列子

1.

他总是朝三暮四,答应的事常常做不到。

2.

这个项目因为负责人的朝三暮四,进展得非常缓慢。

3.

她对感情朝三暮四,让朋友们都感到很失望。

4.

老板对员工的要求朝三暮四,搞得大家无所适从。

5.

他的生活态度朝三暮四,常常让家人担心。

6.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 ★鲁迅《坟·灯下漫笔》

朝三暮四的翻译
德语
wankelmütig
日语
移り気
法语
changeant
英语
fickle
朝三暮四的字意分解
cháo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zhāo)本义:早晨)。
2: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3: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4:使…朝见。
5:泛指拜见。
6:会聚;召。
7:朝廷。古时亦称:朝堂,朝宁,朝冶,朝苑,朝省,朝家。
8:朝代,指同一姓帝王连续继承王位的时代。
9:某一个帝王的统治时期。
10: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又称:朝列,朝次,朝序,朝伦;朝部;朝著。
11: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
zhāo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2:同本义。
3:日;天。
4:姓。
sān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
1:(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2:同本义。
3:夜晚。
4:喻指年老,衰老。
5:迟;晚。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2:。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3: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朝三暮四,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cháo sān mù sì)。abac式组合,朝三暮四意思是:比喻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 提醒人们要有恒心和毅力,避免朝令夕改,保持稳定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