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人狗儿不露齿的解释
形容表面温和但内心凶狠的人或动物,常用来比喻人外表和善但心怀恶意。
出处
1.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2.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咬人的狗儿不露齿,防着那笑里藏刀的人。”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表面和善但内心可能有恶意的人,强调谨慎交往的重要性。
列子
1.
小明总觉得同事张三对他特别友好,但听别人说他是个咬人狗儿不露齿的人,小明开始小心起来。2.
在学校里,李华总是笑脸迎人,但有些同学说他是个咬人狗儿不露齿的人,让人防不胜防。3.
虽然王奶奶总是笑眯眯的,但村里人都说她是个咬人狗儿不露齿的人,大家都对她敬而远之。4.
在公司里,新来的同事总是热情地帮助大家,但有人说他是个咬人狗儿不露齿的人,让人不得不小心。5.
小丽的朋友圈里,大家都说她是个咬人狗儿不露齿的人,外表温柔但心思难测。6.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的翻译
德语
Ein Hund, der beißt, zeigt seine Zähne nicht
日语
噛む犬は歯を見せない
法语
Un chien qui mord ne montre pas ses dents
英语
A dog that bites doesn't show its teeth
咬人狗儿不露齿的字意分解
yǎo
1:(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2:同本义。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gǒu
1:(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2:同本义。
3:古代特指未长毛的小狗崽。
4:比喻坏人。
5:指事之失度或人之失意。
ér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同本义。
3: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4:我。
5: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6: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7:弟对兄的自称。
8: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9: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10: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11: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咬人狗儿不露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ù chǐ)。abcd式组合,咬人狗儿不露齿意思是:形容表面温和但内心凶狠的人或动物,常用来比喻人外表和善但心怀恶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表面和善但内心可能有恶意的人,强调谨慎交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