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变色的解释
形容突然之间脸色大变,通常是由于愤怒或惊讶等强烈的情绪所致。
出处
1.
《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言未卒,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诸将从者八百余人皆骑,疾驰而走。' 虽然原文没有直接使用这个成语,但项羽的反应符合这个成语的含义。寓意
提醒人们要控制情绪,避免因冲动而做出不当反应。
列子
1.
听到这个消息,他勃然变色,气得说不出话来。2.
当他发现钱包被偷时,勃然变色,立刻报了警。3.
她看到考试成绩不及格,勃然变色,埋怨自己没有好好复习。4.
他听到朋友背叛的消息,勃然变色,摔门而出。5.
老板看到员工的错误报告,勃然变色,当场批评了他。6.
重耳~,搁杯不饮。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勃然变色的翻译
德语
plötzlich die Farbe wechseln
日语
急に顔色を変える
法语
changer soudainement de couleur
英语
to suddenly change color
勃然变色的字意分解
bó
1:(形声。从力,孛(bèi)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2:兴起;旺盛。
3:乖戾。
4:变容、变色的样子。
5:粉末;粉状物。
6:姓。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biàn
1:(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变通。
4:发动事变。
5: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6: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sè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7: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8: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9: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10:风景;景观。
11:天色。
12:生气;变脸。
13:惊惧。
shǎi

勃然变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ó rán biàn sè)。abcc式组合,勃然变色意思是:形容突然之间脸色大变,通常是由于愤怒或惊讶等强烈的情绪所致。 提醒人们要控制情绪,避免因冲动而做出不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