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的解释
形容和谐相处但保持各自的不同之处,强调在差异中求得和谐。
出处
1.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寓意
强调在保持个体差异的同时,实现和谐共处,体现包容与尊重。
列子
1.
家庭成员之间虽然性格各异,但他们都能和而不同,相处融洽。2.
同事们在工作中各抒己见,但都能和而不同,共同推动项目进展。3.
朋友之间虽然兴趣爱好不同,但他们都能和而不同,保持深厚的友谊。4.
社区居民在处理公共事务时意见不一,但都能和而不同,达成共识。5.
班级里的同学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都能和而不同,互相尊重。6.
彼既人而无礼,此亦~。 ★《旧五代史·世袭列传》和而不同的翻译
德语
Harmonie in der Vielfalt
日语
和して異なる
法语
harmonie dans la diversité
英语
harmony in diversity
和而不同的字意分解
hé
1:和谐;协调。
2:和睦;融洽。
3:暖和;和煦;晴和。
4:指身体健康舒适。
5:搀和,混和。
6: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hè
1:应和;跟着唱。
hú
1: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huó
1:
huò
1: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
2: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
huo
1:——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和而不同,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é ér bù tóng)。abac式组合,和而不同意思是:形容和谐相处但保持各自的不同之处,强调在差异中求得和谐。 强调在保持个体差异的同时,实现和谐共处,体现包容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