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abcd式
拼音bó rán dà nù
注音ㄅㄛˊㄖㄢˊㄉㄚㄋㄩˋ
繁体勃然大怒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勃然大怒的解释
形容突然之间非常愤怒的样子,表达一种强烈的情绪爆发。
出处

1.

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甲乙之间,暴风三溱拔树折木。”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项王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项羽在最后的战斗中,面对绝境,勃然大怒,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和不甘。
寓意
提醒人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一时的愤怒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列子

1.

听到朋友背叛的消息,他勃然大怒,摔门而去。

2.

当发现孩子撒谎时,妈妈勃然大怒,严厉地批评了他。

3.

老板看到员工的粗心大意,勃然大怒,要求立即改正。

4.

在比赛中被对方挑衅,他勃然大怒,决定全力以赴。

5.

当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他勃然大怒,立即上前制止。

6.

周瑜听罢,~。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勃然大怒的翻译
德语
in Wut geraten
日语
激怒する
法语
entrer dans une colère noire
英语
fly into a rage
勃然大怒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力,孛(bèi)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2:兴起;旺盛。
3:乖戾。
4:变容、变色的样子。
5:粉末;粉状物。
6:姓。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1:(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同本义。
3:又。
4:谴责。
5:奋起;奋发。
6:激怒。
7:超过。
8: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9:》序。
10:妻子儿女。
11:彗星尾。

勃然大怒,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ó rán dà nù)。abcd式组合,勃然大怒意思是:形容突然之间非常愤怒的样子,表达一种强烈的情绪爆发。 提醒人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一时的愤怒做出不理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