撧耳挠腮 zhāo ěr náo sāi

abac式
拼音zhāo ěr náo sāi
注音ㄦˇㄋㄠˊㄙㄞ
繁体撧耳撓顋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撧耳挠腮的解释
形容人焦急、不安、犹豫不决的样子。
出处

1.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你这般撧耳挠腮,可又便怎生。”

2.

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原指孙权在面对曹操军队时的焦急神态。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需要保持冷静,不要表现得过于焦急不安。
列子

1.

他在考试时遇到难题,撧耳挠腮,急得满头大汗。

2.

小明因为找不到作业本,撧耳挠腮地在书包里翻找。

3.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他撧耳挠腮,显得非常焦急。

4.

她在选择礼物时撧耳挠腮,迟迟无法决定。

5.

他撧耳挠腮地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最终还是没有头绪。

撧耳挠腮的翻译
德语
sich am Kopf und den Wangen kratzen
日语
頭をかきむしる
法语
se gratter la tête et les joues
英语
scratch one's head and cheeks
撧耳挠腮的字意分解
juē
1:折断。
2:抓。
ěr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同本义。
3: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4: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5:退后,居次。
6: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7: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8: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náo
1:(形声。从手,尧声。本义:扰乱)。
2:同本义。
3:搅,搅动。
4:阻挠。
5:屈服。
6:弯曲。
7:弱。
sāi
1:颊 。亦称“腮巴”、“腮巴子”、“腮斗”、“腮颊”、“腮帮”、“腮帮子”。
2: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

撧耳挠腮,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āo ěr náo sāi)。abac式组合,撧耳挠腮意思是:形容人焦急、不安、犹豫不决的样子。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需要保持冷静,不要表现得过于焦急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