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之以死的解释
形容为了某一目标或信念不惜牺牲生命,表达一种极端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出处
1.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2.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句为“舍生取义,谓之仁;舍身而为之,谓之义;舍生而取仁义,谓之智。”寓意
强调为了崇高的目标或信念可以牺牲生命,体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列子
1.
为了保护家人,他继之以死,表现出极大的勇气。2.
在危难时刻,他选择继之以死,守护了自己的信仰。3.
面对敌人的威胁,他毫不畏惧,继之以死,令人敬佩。4.
为了朋友的安全,他继之以死,展现了深厚的友情。5.
在灾难面前,他选择继之以死,救下了许多无辜的生命。继之以死的翻译
德语
sich opfern
日语
命を犠牲にする
法语
se sacrifier
英语
sacrifice oneself
继之以死的字意分解
jì
1:同本义(把断了的丝接续上)。
2:继承。
3:随后;跟着。
4:挂,拴缚;系念。
5:子孙后代。
6:后援。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sǐ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继之以死,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ì zhī yǐ sǐ)。abcd式组合,继之以死意思是:形容为了某一目标或信念不惜牺牲生命,表达一种极端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强调为了崇高的目标或信念可以牺牲生命,体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