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蹈汤火 fù tǎo tāng huǒ

abac式
拼音fù tǎo tāng huǒ
注音ㄈㄨˋㄉㄠˇㄕㄤㄏㄨㄛˇ
繁体赴蹈湯火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赴蹈汤火的解释
形容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去做某事,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出处

1.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2.

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原文为“赴蹈汤火,万死不辞”,意为甘愿冒着极大的危险去完成任务。
寓意
强调勇气和牺牲精神,表达为实现目标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
列子

1.

消防员们在火灾现场赴蹈汤火,救出了许多被困的人。

2.

为了保护孩子,母亲赴蹈汤火地冲进了危险的区域。

3.

在野外探险中,他赴蹈汤火地救出了受伤的同伴。

4.

医生在疫情期间赴蹈汤火地奋战在抗疫一线。

5.

为了完成任务,特工赴蹈汤火地潜入了敌营。

6.

臣是顾命大臣,义当以死报国,虽~,皆所不避。 ★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

赴蹈汤火的翻译
德语
Feuer und Wasser trotzen
日语
湯火を冒す
法语
affronter le feu et l'eau
英语
brave the perils of fire and water
赴蹈汤火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走,卜声。从“走”的字、多与“跑”、“走”有关。本义:奔向,奔赴。多指奔向危险的地方)。
2:同本义。
3:前往;去;到;至,到达。
4:报丧(古人讣告字只作赴者,取急疾之意。)。
5:跳进,举身投入。
6:投身;参与。
7:向前倾跌。
dǎo
1:(形声。从足,舀(yǎo)声。本义:踩,踏)。
2:同本义(往往有冒险的意味)。
3:顿足踏地。
4:遵循。
5:实行。
6:朝某方向走;行。
tāng
1:(形声。从水,昜(yáng)声。本义:热水;开水)。
2:同本义。
3:煮东西的汁液,菜汤。
4:汤池,护城河。
5:古州名。
6: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7: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8:山名。
9: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
10: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11:温泉
12:姓。
tàng
1:加热。
2:触,碰。
3:遇上,碰上。
shāng
1: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2:广大貌;浩茫貌
3:形容非常流利
huǒ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3:火灾;发生火灾。
4: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5: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6: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7:焚烧;烧毁。
8: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赴蹈汤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ù tǎo tāng huǒ)。abac式组合,赴蹈汤火意思是:形容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去做某事,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强调勇气和牺牲精神,表达为实现目标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