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事无功 yí shì wú gōng

abcd式
拼音yí shì wú gōng
注音ㄧˊㄕˋㄇㄛˊㄍㄨㄥ
繁体疑事無功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疑事无功的解释
形容怀疑别人而没有根据,毫无结果。
出处

1.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韂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

2.

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五十回:'你疑事无功,反惹人笑。'
寓意
告诫人们不要无端怀疑他人,避免因猜疑而伤害彼此的关系。
列子

1.

他总是怀疑同事偷了他的东西,结果疑事无功,让大家都很尴尬。

2.

她怀疑朋友背叛了她,但经过调查发现疑事无功。

3.

他怀疑邻居偷了他的快递,但最终发现疑事无功。

4.

她怀疑男友出轨,但经过一番调查发现疑事无功。

5.

他怀疑同事泄露了公司机密,但经过调查发现疑事无功。

6.

诸将多曰:“善!”张卬拔剑击地曰:“~,今日之议,不得有二!”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淮阳王更始元年》

疑事无功的翻译
德语
grundlose Verdächtigung
日语
根拠のない疑い
法语
soupçon sans fondement
英语
groundless suspicion
疑事无功的字意分解
1:(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同本义。
3:迷惑,犹豫不定。
4:猜度;估计。
5:疑问。
6:怪异。引申为责怪。
7:类似;好像。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gōng
1:(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同本义。
3:事情;工作。
4:功德;恩德。
5:
6:事。
7:土木营造之事。
8:工程和劳动人力。

疑事无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í shì wú gōng)。abcd式组合,疑事无功意思是:形容怀疑别人而没有根据,毫无结果。 告诫人们不要无端怀疑他人,避免因猜疑而伤害彼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