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的解释
比喻凭空捏造、毫无根据地制造出事情或事物。
出处
1.
《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吾见小物而不可以启吾目,吾见大物而不可以启吾目。'后人引申为无中生有。寓意
告诫人们要诚实,不要凭空捏造事实,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总是无中生有,说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惹得大家很不高兴。2.
小说家为了吸引读者,有时会无中生有地编造一些情节。3.
小明无中生有地编造了一个关于学校的谣言,导致大家误会。4.
为了博取关注,一些博主经常无中生有地发布耸人听闻的消息。5.
她无中生有地说自己认识某个名人,结果被当场揭穿。6.
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最是~,堪令耳目新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无中生有的翻译
德语
etwas aus dem Nichts erschaffen
日语
無から有を生む
法语
créer quelque chose à partir de rien
英语
create something out of nothing
无中生有的字意分解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zhō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同本义。
3:又。
4:内,里面。与“外”相对。
5:半;中途;半中腰。
6: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7: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8:内心。
9:内脏。
10:中介人。
11:中等。
12:容易。
13:合适,适当。
14:不偏不倚,正。
15:忠诚。
16:姓。
zhòng
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2:受到;遭到。
3:造谣;中伤。
4:合于;符合。
5:考取;录取。
6:得到。
7:满,充满。
8:位居第二的。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无中生有,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wú zhōng shēng yǒu)。abcd式组合,无中生有意思是:比喻凭空捏造、毫无根据地制造出事情或事物。 告诫人们要诚实,不要凭空捏造事实,强调诚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