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公为私的解释
指把公家的东西据为己有,或者把公家的事情变成私人的事情。
出处
1.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回:“舍二弟又说我弃了许多祖业,背地里化公为私,所瞒并不止这两项。”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公私分明,避免以权谋私的行为。
列子
1.
他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资金化公为私,引发了大家的不满。2.
小王经常把公司的文具带回家用,真是化公为私。3.
老板发现仓库里的货物越来越少,原来是有人在化公为私。4.
在团队项目中,他总是把公共资源用于个人项目,典型的化公为私。5.
同事们发现他经常把公司的电脑拿回家用,大家都觉得他是在化公为私。6.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的翻译
德语
öffentliche Mittel für private Zwecke veruntreuen
日语
公金を私用する
法语
détourner des fonds publics à des fins privées
英语
embezzle public funds for private use
化公为私的字意分解
huà
1:(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教化。
4:感化;转变人心。
5:募化。
6: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7:死。
8:消除,去掉。
9:习俗,风气。
10:造化。自然的功能。
huā
1:用掉、耗费。
g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同本义。
3:共,共同。
4: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朝廷;国家。
6:君王。
7: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8:古爵位名。
9: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0: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11:父。又丈夫的父亲。
12:劳绩,功绩。
13:公然;公开地。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sī
1:(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2:同本义。
3:中国古时女子称姊妹之夫为私。
4:男女阴部。
5:日常衣服。
6:古指私田。
7:古代卿大夫的家臣。
8:又指诸侯国君的嬖臣妾媵。
9:假借为“厶”。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
10:秘密的;不公开的。
11:邪,不正。
12:小。
13:非法的。
14:通奸。
15:排尿;小便。
16:偏爱。
17:贪爱,求多。
18:占有。
19:用财物买通,贿赂。
20:私下,偷偷地。

化公为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uà gōng wèi sī)。abcd式组合,化公为私意思是:指把公家的东西据为己有,或者把公家的事情变成私人的事情。 提醒人们要保持公私分明,避免以权谋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