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 zì yán zì yǔ

abab式
拼音zì yán zì yǔ
注音ㄗˋㄗˋㄧㄢˊㄗˋㄗˋㄩˋ
繁体自自言自自語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自言自语的解释
指一个人独自说话,通常表示自言自语或自言自语地思考。
出处

1.

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2.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宝玉自言自语道:“这可奇了。”'
寓意
强调一个人在独自思考或表达内心想法时的状态。
列子

1.

他在房间里自言自语,好像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

2.

她一边走路一边自言自语,似乎在回忆过去的时光。

3.

他自言自语地念叨着购物清单,确保不遗漏任何东西。

4.

孩子自言自语地玩着玩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5.

她自言自语地复习功课,试图记住所有的知识点。

6.

一面点头,一面咂嘴弄舌的,~了一回。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自言自语的翻译
德语
mit sich selbst sprechen
日语
独り言
法语
parler tout seul
英语
talking to oneself
自言自语的字意分解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1:(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同本义。
3:交谈,说话。
4:又。
5:鸟兽虫类鸣叫。
6:说的话。
7:词语。
8:语言。
1:告诉,使知道。

自言自语,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ì yán zì yǔ)。abab式组合,自言自语意思是:指一个人独自说话,通常表示自言自语或自言自语地思考。 强调一个人在独自思考或表达内心想法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