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事外的解释
形容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常用于描述不受外界事务干扰的悠闲生活。
出处
1.
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2.
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为'逍遥于天地之间',后演变为'逍遥事外'。寓意
倡导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自由的精神境界。
列子
1.
退休后的李先生每天钓鱼,过着逍遥事外的生活。2.
她辞去工作后,搬到乡下,享受逍遥事外的日子。3.
周末,他喜欢在公园散步,感受逍遥事外的乐趣。4.
小王不喜欢参与公司的政治斗争,总是保持逍遥事外的态度。5.
在喧闹的城市中,他找到了一片安静的角落,过着逍遥事外的生活。6.
……但理论家或批评家是同有指导、评论、商量的责任的,不能只斥他交代未清之后,便可~。 ★鲁迅《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逍遥事外的翻译
德语
frei von weltlichen Angelegenheiten
日语
世俗の事から離れて
法语
détaché des affaires mondaines
英语
detached from worldly affairs
逍遥事外的字意分解
xiāo
1:(形声。从辵(chuò),肖声。双音词“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
yáo
1:(形声。从辵(chuò))。
2:同本义。
3:时间长。
4:飘荡。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逍遥事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o yáo shì wài)。abcd式组合,逍遥事外意思是:形容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常用于描述不受外界事务干扰的悠闲生活。 倡导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