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物外 chāo rán wù wài

abac式
拼音chāo rán wù wài
注音ㄔㄠㄖㄢˊㄨˋㄨㄞˋ
繁体超然物外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超然物外的解释
形容超脱于世俗之外,不受外界事物影响的境界,常用来形容人的高远志向和淡泊心境。
出处

1.

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2.

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超然物外,遗世独立。'
寓意
倡导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高远。
列子

1.

他隐居山林,超然物外,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

2.

在喧嚣的都市中,她依然保持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3.

面对名利的诱惑,他始终保持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4.

艺术家们常常通过作品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5.

在朋友们的聚会中,他总是保持着超然物外的从容与淡定。

6.

这一种仪式既经举行,即倘有后患,各部都该负责,不能~,说风凉话了。 ★鲁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超然物外的翻译
德语
über die weltlichen Dinge erhaben
日语
物外に超然
法语
au-delà du monde matériel
英语
transcend the mundane world
超然物外的字意分解
chāo
1:(形声。从走,召声。本义:跃上;跳过,跃过)。
2:同本义。
3:提拔;擢升。
4:超过;胜过。
5:超脱,超凡。
6:远;遥远。
7:惆怅,若有所失。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1:(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同本义。
3:物件,东西。
4:事;事情。
5:社会,外界环境。
6:杂色牛。
7:杂色的旗。
8:牲畜的种类、 品级。
9:颜色。
10: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11:物产。
12:他人;众人。
13:神灵。
14:标记,记号。
15:选择。
16:观察。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超然物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āo rán wù wài)。abac式组合,超然物外意思是:形容超脱于世俗之外,不受外界事物影响的境界,常用来形容人的高远志向和淡泊心境。 倡导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