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节不移的解释
形容坚守节操,不改变初衷,通常用来形容女子守节或官员廉洁。
出处
1.
汉·刘向《新序·节士》:“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铁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2.
出自《后汉书·列女传·庞淯妻》,原文为'守节不移,终始如一'。寓意
强调坚守道德操守和原则的重要性,倡导忠诚和不变的信念。
列子
1.
她在丈夫去世后,守节不移,独自抚养儿女长大成人。2.
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始终守节不移,保持了自己的清白。3.
即使环境艰难,他也守节不移,坚持自己的原则。4.
她在事业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她守节不移,最终取得了成功。5.
他被朋友出卖后,仍然守节不移,继续相信友谊的力量。6.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裴松之注:“晋初受禅,以不达天命,~,削爵土,徙武戚。”守节不移的翻译
德语
keusch und unverändert bleiben
日语
貞節を守り変わらない
法语
rester chaste et inébranlable
英语
remain chaste and unchanging
守节不移的字意分解
shǒu
1:(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2:同本义。
3:节操;操守。
4: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后时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被委任在某一方或某一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
5: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6:遵守;奉行。
7:坚持,保持;保守。
8:看守,看管。
9:保卫;防守,与“攻”相对。
10:掌管。
11:收捕。
12:请求。
13:守侯;守护。
14:做郡的知州。
jiē
1:——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jié
1:(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2: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3:骨节,节骨眼,关键。
4:节日,纪念日,也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5:气节;节操。
6:节令,节气。
7:节度。
8:礼节,有礼貌的行为。
9: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10:节拍,节奏。
11:由一整体分成的部分、段、区、片段或章节。
12:乐器名。拍板一类的乐器。
13:又如:节鼓(古乐器。形状似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14:减省。
15:节制;管束。
16:调节。
17:高峻的样子。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í
1:(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2:同本义。泛指移植。
3:假借为“迻”。移动。
4:转移。
5:变动;改变。

守节不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ǒu jié bù yí)。abac式组合,守节不移意思是:形容坚守节操,不改变初衷,通常用来形容女子守节或官员廉洁。 强调坚守道德操守和原则的重要性,倡导忠诚和不变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