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贞不屈 jiān zhēn bù qū

abcd式
拼音jiān zhēn bù qū
注音ㄐㄧㄢㄓㄣㄅㄨˋㄑㄩ
繁体堅貞不屈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坚贞不屈的解释
形容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
出处

1.

《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2.

出自《后汉书·张衡传》,原文为“操行坚正,志不苟屈”,后演变成“坚贞不屈”。
寓意
强调在逆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原则,体现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列子

1.

在面对巨大的困难时,他始终坚贞不屈,坚持自己的信念。

2.

即使遭受了很多挫折,她仍然坚贞不屈,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3.

在艰苦的环境中,他表现得坚贞不屈,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4.

面对诱惑,他坚贞不屈,始终保持自己的原则。

5.

在逆境中,她坚贞不屈,最终取得了成功。

6.

而那些共产党人的~、为了人民和祖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四章

坚贞不屈的翻译
德语
unerschütterliche Integrität
日语
不屈の誠実
法语
intégrité inébranlable
英语
unyielding integrity
坚贞不屈的字意分解
jiān
1:(会意。从臤(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2: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3:牢固,坚固,强固有力而不易摧毁。
4:坚定;意志、主张不动摇。
5:牢靠,稳定。
6:固执。
7:坚固的东西。
zhēn
1:(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2: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3: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
4:坚硬;坚劲。
5:忠;真诚。
6:贞操,节操。旧称女子“贞节”。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委屈;冤屈。
4:屈服。
5:治理,收治。
6:强迫。
7:理亏。
8:古邑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9: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10: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坚贞不屈,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n zhēn bù qū)。abcd式组合,坚贞不屈意思是:形容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 强调在逆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原则,体现出一种高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