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怯作勇 zhuāng qiè zuò yǒng

abac式
拼音zhuāng qiè zuò yǒng
注音ㄓㄨㄤㄑㄧㄝˋㄗㄨㄛˋㄩㄥˇ
繁体裝怯作勇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装怯作勇的解释
形容在外表上表现得胆怯而内心却很勇敢,或者反之,表现得勇敢而内心却胆怯。
出处

1.

鲁迅《坟·“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2.

出自《三国演义》,原句为“关公曰:‘吾观此人,形容虽陋,心中却有雄略;汝等勿轻之。’”后人根据其意演变成此成语。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仅凭外表判断一个人的勇气和内心。
列子

1.

小明在学校里总是装怯作勇,其实他很勇敢。

2.

比赛时他装怯作勇,结果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3.

她在朋友面前装怯作勇,实际上内心很坚强。

4.

他虽然装怯作勇,但关键时刻表现得非常勇敢。

5.

在陌生环境中,他装怯作勇,慢慢适应了新生活。

装怯作勇的翻译
德语
scheu erscheinen, aber mutig sein
日语
臆病を装って勇敢である
法语
sembler timide mais être courageux
英语
appear timid but be brave
装怯作勇的字意分解
zhuāng
1:(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2:同本义。
3:服装。
4:装饰;打扮(指一般的装点)。
5:装作,假装。
6:贮放;藏。
7:运载。
8:装入;放进。
qiè
1:(形声。从心,去声。《说文》:本从犬。本义:胆小,畏缩)。
2:同本义 怯,多畏也。从犬,去声。杜林说,从心或曰劫省声。——《说文》。
3:土气。
4:虚弱。
5:害怕;畏惧。
6:舍弃。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yǒng
1:(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2:同本义。
3:勇猛;凶猛。
4:勇气,勇力。
5:姓。

装怯作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uāng qiè zuò yǒng)。abac式组合,装怯作勇意思是:形容在外表上表现得胆怯而内心却很勇敢,或者反之,表现得勇敢而内心却胆怯。 提醒人们不要仅凭外表判断一个人的勇气和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