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无完肤 pí wú wán fū

abcd式
拼音pí wú wán fū
注音ㄐㄧㄇㄛˊㄨㄢˊㄈㄨ
繁体肌無完膚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肌无完肤的解释
形容受伤或打击严重,遍体鳞伤,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比喻受到的打击或伤害非常严重,无法弥补。
出处

1.

《旧五代史·唐书·李健及传》:“健及少遇祸乱,久从战阵,矢石所中,肌无完肤。”

2.

出自清代小说《三侠五义》第五十四回:“这几个月来,挨打受气,皮无完肤。”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遭受过度的伤害和打击。
列子

1.

在激烈的比赛中,他被对手击倒在地,皮无完肤。

2.

经过这次失败,他的事业可以说是皮无完肤。

3.

那场车祸后,他的身体皮无完肤,恢复得很慢。

4.

经历了多次失败,他的信心已经皮无完肤。

5.

这场风暴过后,农田里的庄稼皮无完肤,损失惨重。

6.

他被人打得~。

肌无完肤的翻译
德语
schwarz und blau geschlagen
日语
体無完膚
法语
être battu à mort
英语
beaten black and blue
肌无完肤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肉,几声。本义:肌肉)。
2:同本义(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
3:引申指皮肤。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wán
1:(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2:同本义。
3:充足;充实。
4:完成,结束。
5:重新整修。
6:指生命终结或进入危急的境地。
7:古代轻刑之一。
8:汉以前指剪去犯人的须发;汉以后罚作劳役。因其不伤肢体,故曰“完”。
9:山羊。
10:地名 。在河北省境内,太行山东麓。秦为曲逆县,北齐设北平县,金改永平县,后升完州,明改完县。
11:水名。即今黑龙江。
12:墙垣。
13:姓。
1:(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同本义。
3: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4: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5:外表。
6:(fǔ)。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7:浅薄。
8:大。
9:肥美,美。

肌无完肤,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í wú wán fū)。abcd式组合,肌无完肤意思是:形容受伤或打击严重,遍体鳞伤,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比喻受到的打击或伤害非常严重,无法弥补。 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遭受过度的伤害和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