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体鳞伤 biàn tǐ lín shāng

abcd式
拼音biàn tǐ lín shāng
注音ㄅㄧㄢˋㄊㄧˇㄌㄧㄣˊㄕㄤ
繁体遍體鱗傷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遍体鳞伤的解释
形容全身伤痕累累,遍体鳞伤原意是指身上布满了像鱼鳞一样的伤口,现用来形容受伤严重,遍体鳞伤。
出处

1.

清·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2.

《晋书·石勒载记上》:'勒怒,命左右以戈击之,遍体鳞伤。'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安全,避免遭受伤害。
列子

1.

小狗在街头被车撞了,遍体鳞伤地躺在路边。

2.

经过激烈的比赛,运动员遍体鳞伤地走下赛场。

3.

探险者在丛林中迷路,遍体鳞伤地被救援队找到。

4.

小男孩从树上摔下来,遍体鳞伤地被家人送往医院。

5.

在火灾中逃生的居民,遍体鳞伤地被救援人员救出。

6.

经过这十多天的轰炸,广州是~了。 ★夏衍《广州在轰炸中》

遍体鳞伤的翻译
德语
mit Wunden bedeckt
日语
全身傷だらけ
法语
couvert de blessures
英语
covered in wounds
遍体鳞伤的字意分解
biàn
1:(形声。本义:走遍) 同本义。
2:泛指普遍。
1:(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lǐ)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同本义。
3:手脚、四肢。
4:形体 ;体态。
5:牲体。
6:事物的主要部分。
7:实体。
8:规格;法式。
9:占卜时的兆象。
10:又如;体象(象征)。
11:本性,本质 。
12:准则。
13:文体 。
14:体制。
15:又如:政体;国体。
16: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
17:如:完成体;进行体。
18:文字的书写形式 。
19: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0:立体。
21:亲身经验;体察。
22: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
23:划分,分解。
24:成形。
25:表现;体现。
26:效法。
27:相承;继承。
28:生长。
29:包含;容纳。
30:体验;实行。
1:亲近的,贴心的。
2: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
3:私下里。
lín
1:(形声。从鱼,粦(lìn)声。本义:鱼甲)。
2:同本义。
3:鳞片状物。
4:鱼的代称。
5:有鳞动物的总称。
6:姓。
shāng
1:(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2:同本义。
3:丧事;丧祭。
4:损失。
5:受伤的人。
6:损伤;伤害。
7:受伤;负伤。
8:诋毁;中伤。
9:死亡
10:哀伤;悲伤。

遍体鳞伤,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iàn tǐ lín shāng)。abcd式组合,遍体鳞伤意思是:形容全身伤痕累累,遍体鳞伤原意是指身上布满了像鱼鳞一样的伤口,现用来形容受伤严重,遍体鳞伤。 提醒人们要注意安全,避免遭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