撧耳顿足 qiāo ěr dùn zú

abcd式
拼音qiāo ěr dùn zú
注音ㄦˇㄉㄨㄣˋㄗㄨˊ
繁体撧耳頓足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撧耳顿足的解释
形容懊悔、悔恨或愤怒至极的状态,常用以表示对自己行为或结果的不满。
出处

1.

宋·王铚《默记》上卷:“张立于屏风后见之,撧耳顿足。”

2.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王乃自刎,左右遂争击之。' 后演变为撧耳顿足的动作描述。
寓意
强调懊悔或愤怒的情绪,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避免后悔。
列子

1.

考试成绩不理想,小明撧耳顿足,懊悔没有好好复习。

2.

比赛输了,队员们撧耳顿足,觉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

3.

因为疏忽导致项目失败,老王撧耳顿足,觉得对不起团队。

4.

发现丢失了重要的文件,小李撧耳顿足,懊悔没有及时备份。

5.

误了火车,游客们撧耳顿足,只能再等下一班。

撧耳顿足的翻译
德语
die Hände ringen und mit den Füßen stampfen
日语
手を絞って足を踏み鳴らす
法语
se tordre les mains et taper du pied
英语
wring one's hands and stamp one's feet
撧耳顿足的字意分解
juē
1:折断。
2:抓。
ěr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同本义。
3: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4: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5:退后,居次。
6: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7: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8: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1:——“冒顿”(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chán yú)。
dùn
1:(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2:同本义。
3: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4:倒下,跌倒。
5:舍弃;废弃。
6:劳累疲弊。
7: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
8:立刻。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撧耳顿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āo ěr dùn zú)。abcd式组合,撧耳顿足意思是:形容懊悔、悔恨或愤怒至极的状态,常用以表示对自己行为或结果的不满。 强调懊悔或愤怒的情绪,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避免后悔。